
“美麗鄉村建設要充分調動村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,村民自覺把環境衛生搞好了也是自己受益。”11月26日,市委常委、區委書記溫湛濱召集市、區相關掛點單位負責人,到石角鎮石岐西一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情況。據悉,我區今年規劃推進建設美麗鄉村72條,其中44條為市美麗辦要求的必建任務。
建設:政府引導、規劃,讓群眾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
當天,溫湛濱環石角鎮石岐西一村走了一圈,仔細查看村容村貌建設和周邊環境衛生狀況。整齊的民居、干凈的村道,村前的湖水波光粼粼……石岐西一村,我區早年的生態文明村示范點,今年被列為我區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村之一。
“西一村的村容村貌基礎已經不錯了,但還是有些細節需要注意一下。”當看到菜園里一些廢棄磚頭隨處亂放時,溫湛濱現場建議:“這些磚頭可以清理一下,不一定要扔掉,有用的只要堆放整齊就好。”針對村道小巷、房屋之間的狹縫里長出來的荒草,溫湛濱表示:“可以發動村民兩三個月拔一次草,環境衛生搞好了都是大家受益嘛。”
“美麗鄉村建設,群眾是主體,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、保潔等工作要大家一起來搞,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。”走訪期間,溫湛濱多次強調要建立村民理事會,尊重村民意愿,調動村民的積極性,鼓勵農戶投工投勞主動參與美麗鄉村建設。“政府引導,做好相關規劃,但具體實施過程,還是需要村里自己解決。”
看到石岐西一村缺少健身娛樂設施,溫湛濱現場表示將和掛點的市、區各單位商量,籌集一些資金為村里增設康樂設施,讓群眾有個休閑活動場所。
資金:多方籌集,鼓勵各地積極爭取“一事一議”財政獎補項目資金
我區的美麗鄉村建設,倡導生態人居環境理念,主要對村莊的“臟、亂、差”環境進行全面整治,在保護村莊原生態的同時,打造“規劃建設有序、村容村貌整潔、配套設施齊全、生態環境優良、鄉風文明和睦、管理機制完善、經濟持續發展”的宜居、宜業、宜游的社會主義新農村。
2013年,在全市8個縣市區美麗鄉村建設考核中,我區以綜合考評分99.33分排名全市第一,高出全市平均分1.65分,鳳城街道黃塘東村、東城街道白廟漁村、蓮塘二村等12條鄉村順利完成美麗鄉村建設。根據《2013—2018年清城區美麗鄉村規劃工作任務表》,到2018年,全區擬建成2個美麗小鎮,完成主要交通干線和風景區周邊350條左右村莊整治規劃,其中30%以上的村莊要完成美麗鄉村建設任務。
談到美麗鄉村建設所需的資金,溫湛濱表示,各級政府和部門籌集一些、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與的同時,鼓勵各地推行“一事一議”等貼合農村實際的有效辦法,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。據了解,2013年,全區12個美麗鄉村共投入建設資金2626.59萬元,截至目前,相關部門協助各村通過“一事一議”政策共爭取到上級補助資金230萬元。